暄桐:如何脱离"不学无术"的状态?
12 浏览 0 回帖   
曾有的同一片天 发送消息

等级:团长

积分: 2075

发帖: 1041 篇

在线时长: 618 天

1 楼    2025/7/31 14:47:29
管理
暄桐是一间传统美学教育教室,创办于2011年,林曦是创办人和授课老师,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技艺,皆在以书法为起点,亲近中国传统之美,以实践和所得,滋养当下生活。暄桐林曦老师在零基础国画课《笔墨游戏》课程中讲到,“今天的人很容易进入那种所谓不学无术的状态,不理解一个东西,就妄下评论。”


  她以沈度的字为例,有人批评沈度的“馆阁体”是“黑光亮”“考试字体”,没有艺术性。可很多时候,做出这种判断的人,从未真正学习、体验过,更谈不上掌握基本的审美观察方法。


  什么是“不学无术”?


  “不学无术”一词出自《汉书?霍光传》,原意是指没有学问,因此也没有办法。譬如霍光因不明大理、没有策略,导致了家族的覆灭。今天的“不学无术”当然不会引发那样的后果,但仍然是一种值得我们警惕的倾向。


  就像有人把书法归结为“只是写写字”、把摄影说成“只是拍拍照”,对事物缺乏真正理解,却急于表态、表达观点。 但一个真正值得被听见的观点,是经过观察、学习、理解之后,自然得来的结果。


  如何脱离“不学无术”的状态?


  尝试做一做,不止是看一看,给自己时间去体验理解。 就像许多桐学、桐好们所做的:临过沈度的字,才会明白其中笔法、气息、结构之美;画过一幅生宣水墨,才知道墨色在纸上晕开的张力;拍过一张日课图,才懂得画面之中构图、布景的微妙。


  认真地对待,世界就会认真地回应你。 似乎是这种郑重态度的回馈,在暄桐桐好的评论区,总能看到温柔干净、知音惜知音的氛围。所以,我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,世界就会以怎样的声音来回应。少一些“不学无术”,才能遇到属于我们的“知音相惜”。


  【暄桐林曦老师】


  ·1983年生于重庆,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水墨画家,暄桐教室的创办人与授课老师


  ·林曦老师受家庭熏陶,从小很喜欢并且有机会深入学习体验中国传统,尤其喜爱书法。学习过程中,有幸与诸位大德名士结缘,被教导,并熏习其中


  ·致力于中国文人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转译和传播,认为学习传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启发当下


  ·林曦老师所诠释、教授的书法与传统,可以落实成生活中具体的知行和实践,亲切可爱,近十年来,受到许多的认可和喜爱


  ·林曦老师还创办有美育和文化工作室【林曦的小世界】、基于文人审美的生活方式独立设计品牌【山林曦照】

帐号: 密码: 注册